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 不断开创新时代信访工作新局面
发布者:taocheng 来源:河北省信访局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7日
杨燕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求真务实、守正创新,在准确把握新时代信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科学阐释了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性质作用、目标任务、重大原则、职责使命、实践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深刻回答了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一系列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人民信访理论的最新成果。践行这一重要思想,就是要求我们各级信访干部在履职过程中,坚持信访工作的政治性、时代性、人民性和实践性,这既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的根本内在要求,又体现了这一思想的鲜明理论要素,四者统一于新时代信访工作伟大事业中。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体现了对信访工作的政治性要求,践行这一重要思想,有助于深化对“信访工作是什么”的认知
“政治属性”是信访工作的根本属性,信访工作首先是“政治工作”,政治定位不容含糊,必须旗帜鲜明。信访部门作为政治机关,执行的是政治任务,履行的是政治责任。信访工作作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政治工作,是在党的直接领导下建立起来的,是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可以说,党的领导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最高原则、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信访工作必须恪守的根本政治原则。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其在协调各方、推动落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河北是京畿要地,区位特殊,责任重大。在践行这一重要思想过程中,河北更是坚持走在前、作表率,2018年以来,省委常委会22次专题研究信访工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就信访工作作出170多次具体批示指示,明确提出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的政治定位,把信访工作放在大局中来谋划,把信访工作作为讲政治的重要任务,把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为加强党对信访工作领导的重要抓手,先后以省“两办”名义、省信访联席会议名义印发了《河北省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河北省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实施细则》等制度性文件,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形成了信访工作不能不抓、不敢不抓、不抓不行的鲜明导向,有力地把党的主张和意志贯穿于信访工作全过程,把党的有关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贯彻到信访工作的各环节,全面加强各级信访部门党的建设,大力推进信访系统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真正实现以思想政治引领为中心,促进全省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确保信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体现了对信访工作的时代性要求,践行这一重要思想,有助于深化对“信访工作要担负什么样的新使命”的认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确立了推动信访工作发展的时代标识,也对信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赋予了人民信访新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信访工作放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局中来谋划。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必须紧跟新时代步伐,准确把握新时代特征,牢牢把握这一重要思想中蕴含的改革精神、改革部署、改革要求,审时度势、因时而进、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坚定不移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努力创造适应群众新需求、体现时代新特征的信访工作新模式,持续推动信访工作切实担负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使命。当前,河北正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也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关键期,大事多、好事多,风险和挑战也多。在践行这一重要思想过程中,河北着眼本省实际,通过开展“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教育实践活动,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热潮,一以贯之强化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针对不同市域范围内的社会矛盾和信访突出问题,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推广成安县“零式工作法”,充分发挥源头化解和吸附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办法,统筹用好社会各方力量,精准防控化解各类风险点、风险源和风险面,涌现出了石家庄“帮大哥、帮大姐”、张家口“孙玉山调解室”、沧州“五老”帮教团、邢台“好大哥”志愿工作室等一批叫得响的推动多元化矛盾化解的基层治理“本土品牌”,让绝大部分问题在基层一线得到有效解决,并及时总结巩固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形成了一整套信访工作制度办法,实现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有机结合,以制度化推进信访工作与新时代社会治理同频共振。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体现了对信访工作的人民性要求,践行这一重要思想,有助于深化对“信访工作为了谁”的认知
“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一直以来被定位为信访工作的重要职责使命。信访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把心贴近人民”是信访工作实现人民价值取向的本质要求。信访工作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是围绕服务人民群众开展工作,必须把“人民性”贯穿始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学阐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信访工作的核心理念,“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是信访工作的价值导向。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必须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真挚为民情怀和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把宗旨意识、为民情怀贯彻到信访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把“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保障”“人民满意”作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在践行这一重要思想过程中,河北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开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直接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最为现实、最为直接的相关利益问题着手,为群众解燃眉之急、为群众去揪心之痛、为群众除陈年之忧、为群众纾堵胸之气,在全省开展了信访积案“大排查、大化解、大起底”集中攻坚行动,省级梳理625件、市级梳理1615件、县级梳理16969件,总计19209件信访积案,全部由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干部直接包联,扎实推动问题化解,全省信访积案存量基本实现“清仓归零”。在清积案、减存量的同时,注重抓服务、防增量,坚持让群众“最多访一次”:以“两卡一书”(《首接首办责任卡》《现场调处意见卡》《来访事项一次性办理情况反馈意见书》)为核心,大力推进一条龙亲情服务机制、一条龙接待办理机制、一条龙调处解难机制、一条龙评价问效机制,让群众一次来访、一次来信、一次投诉、一次办好,进一步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真正聚人心、得民心。
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体现了对信访工作的实践性要求,践行这一重要思想,有助于深化对“信访工作怎么做”的认知
理论的源头在实践,真理的力量在行动。当前我国面临的内外环境更加复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化,中美战略博弈持续加剧,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受到疫情冲击,“灾后综合征”的出现使得新老矛盾交织叠加,方方面面风险挑战都可能反映在信访上,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特殊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做好信访工作的一系列重大辩证关系,具有深远的实践维度,为我们在后疫情时代,有效驾驭各种复杂局势、处理各类信访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和方法路径。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必须学习好、实践好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细化实化为一个个具体现实的工作行动目标,以慢不得、等不得、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通过补短板、强弱项,多维度、多视角地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在践行这一重要思想过程中,河北信访部门坚持积极把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理论,深入一线“摸清情况”,选好样本“解剖麻雀”,真正把问题找准、把原因厘清、把工作落实,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用成效说话,着力在涉疫信访矛盾隐患分析研判上下功夫,在全省党政领导包联化解信访积案常态化上求突破,在国家信访局部署的治理重复信访3年攻坚行动中出实招,在推动本省行业系统开展23类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上聚合力,在以智能化推动“河北省阳光信访平台”建设上开新局,创造性地让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信访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初步搭建了“事要解决”“北京不去、河北不聚”信访工作机制的“四梁八柱”,更好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政治性、时代性、人民性和实践性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要素,四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政治性是根本、时代性是生命、人民性是基础、实践性是载体,只有把四者融为一体,放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研判上,放在对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分析上,放在对党委政府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上,与大局合拍、与发展同向,才能交出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满意答卷。
(作者系河北省委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
来源:党建网